张招弟脚麻,跑不快,明明有听到,依旧头也不回的去了——她以为天下太平,这才愿意当将军姨娘,以为从此就是在一品门第舒舒服服过日子。此刻将军要上战场,那就可能会死,她才不想还没生孩子就守寡!
李福熙给卫盈来了个机会教育,「盈儿,你看,你小姨说着多有诚意,一旦知道爹爹要上战场,那就不愿意了。你的人生还很长,日后遇到什么事情也难说,但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,共富贵容易,共患难艰难。诚意不是嘴上说说,得用心评断。」
第十章 晕,又战争了!(1)
卫家关上大门,开始深居简出的日子。过了十余日,平安又回来了,带了卫东风的家书。
上面只写了「战事吃紧,日后不再写信。公主保重,卫家还请公主多多承担」,没有开头,也没有落款,但李福熙知道这是卫东风的字。
这么紧急的情况下,能报个信息已经算不错。
李福熙拿了信去毛姨娘房中念给她听。
毛姨娘不识字,但捧着信的样子就是一脸慈爱跟关切,「公主,这信上就写这样?」
「是,毛姨娘也看了,信上字不多。」
「三爷还是记挂卫家的。」毛姨娘感叹,「虽然卫家人对他不亲热,可是三爷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出身。」
李福熙附和,「三爷堂堂男儿,自然不会是薄情之辈。」
京城里,薄情的人多着去了。有人苦读中了进士,有了功名,这就把乡下的一切都抛弃,亲戚找来,也推说没空,就是不愿意相认。
哪像卫东风,自己过上好日子就接了全家来住,一点也不介意卫老夫人,卫东雄,卫东厚对他并不亲切。
李福熙跟毛姨娘说了一阵,这才回到小跨院。平安跟春来正在檐廊下说话,两人见到她,连忙行礼,「公主。」
「没事,春来怀孕不容易,你们多说上几句不碍事。」
「公主,小人这次不回前线了。」平安恭谨的说:「大将军担心公主要跑外务没个使唤的人,命小人留在府中听差遣。小人跟着大将军多年,各项事务都熟悉,公主若是需要个帮手,多少也能尽得上力。」
春来一听大喜过望,但想起大将军在前线危险,马上又觉得自己不应该。她现在为人妻,即将为人母,也稍稍懂一点公主的心思,公主想必十分烦恼——但是平安不用回前线,真的太好了……春来,你不该这样想,不该。
平安又说:「小人此后就留在府中听公主差遣,公主不用担心。大将军从上兵当起,至今已经十六年,征战无数,这回肯定也能打败大瑞国。小的在卫家,也会尽力帮公主的忙。」
李福熙很矛盾,一方面觉得大瑞国今非昔比,一方面又想相信自己的丈夫。
卫东风上次打大瑞国,是有几分运气在的。不然两方兵力悬殊,哪这么容易旗开得胜,可是大瑞国也不是不长记性,这几年一定是励精图治,有一定的把握这才南攻。
相对的,南巢国皇帝太仰赖卫东风的名声,连续两年减少兵部预算,原本当兵能养家,兵源充足,后来当兵不能养家了,很多人就宁愿回家种田。
这种情况下,到底能征召到多少人,而这些人拿着少少的军饷,愿不愿意给国家卖命,都不好说。
战争有输有赢,你来我往。总体来说,卫东风都能获得最后胜利——二十册的《卫东风传》是这样的,但李福熙不知道延续下来的故事,是不是也这样。
秦穆公靠着孟明视成为春秋五霸,但孟明视曾经三战三败,多亏秦穆公大度,这才创造了盛世。
然而南巢皇帝并没有秦穆公的胸怀,他是一个小器皇帝,连虚衔亲王封号都不愿意给的人。
李福熙不是悲观的人,她是真的觉得战事难说,大瑞国比南巢大了五六倍不只,又位处中原,物产丰饶,国力鼎盛,这样的国家不会打没把握的仗。
「公主别烦恼。」紫珠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,「大将军不过离家数月,一定能跟过去几年一样,斩了对方领兵人的人头回来。」
玉竹也同意,「光是卫家军的名号,已经足以让那些大瑞国的上兵腿软。奴婢就不明白了,大瑞国上一仗死了上万人,这还不怕,当时……」玉竹没再说下去。
李福熙却是知道的,要不是当时的周国丈拖住军粮,使得南巢士兵无法北上,说不定卫东风就顺手灭了大瑞国。
周皇后被废,周家已经倾覆,但不知道齐皇后的娘家是怎么想的。
话说回来,也是皇帝昏庸无能,军粮这么重要的事情,应该交给兵部,怎么会交给周国丈,周国丈那人品不发国难财就奇怪了。
战事果然拉长——以前卫东风大败大瑞国只花了两个多月,现在都三个月了,边境还在苦战。
齐国丈比较正常一点,发派下来的军饷都有如期运送,只是大瑞国有准备,打起来自然没那样顺手。
这几个月,卫东风的俸禄都是直接到李福熙这里。她是卫东风的正房妻子,自然有权利代理他的一切。
李福熙照样分二十两给卫老夫人,好笑的是汪氏跟柳氏又过来讨钱。李福熙就不懂了,自己看起来像个傻瓜吗?
什么叫「大嫂也不是要占你便宜,大嫂一定会还的,有钱就还你」,有钱就还,没钱就不还,这什么道理。她想到以前交作业给了一个随身碟,被班代弄丢了。
报告嘛,笔电再拷贝一份就好,可是那个随身碟要四百多,班代回她「我找到就还你」,啊,那是找不到就不用还吗?李福熙至今仍不懂这个逻辑。
汪氏也妙,她的理由是「反正公主一个人也用不到这么多银子,借大嫂一点就当作好事」。李福熙真的满头问号,哪怕世界首富马斯克都不会嫌钱多,何况她一个普通人,二十两是不少,但也没多到烫手啊。
立冬的时候,朝廷下了新政,每人得缴一两安家银。
每人,指南巢国的每一个人,不管是大官,还是农村,总之只要是南巢人,就得缴这一两。
战事显然不乐观,朝廷没钱了,直接跟老百姓索要。
李福熙知道卫老夫人拿不出四十几两,她自然担起这分支出——卫家当然没人感谢她,只觉得你有钱,你应该的。
李福熙有一个优点,我怎么对你,那是我的事情,不会要求你感谢。她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,「如果对对方好,却要求对方反馈,这样的付出是要经过对方允许的」。
卫老夫人虽然对毛姨娘摆主母派头,到现在还要毛姨娘伺候早餐,但比起京城其他大户,卫老夫人已经算菩萨转世了。毛姨娘有自己的房间,做刺绣能存私房,还能天天到小跨院看孙儿,在其他门户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。
看在这点的分上,李福熙不介意对卫老夫人好一点——她是不疼爱卫东风,但也没跟卫东风对着干。
四品中书侍郎征了几个进士到门下,有幸入门的赵进士就很倒楣,他的嫡母以为这庶子发达了,内心记恨亲生儿子没考上,天天发疯让赵进士难堪。后来中书侍郎跟太子推荐抄书人选时,赵进士就没有在名单上。
不安定的家人,对于官路也是影响。人家会想你一家子鸡飞狗跳,怎么有资格为皇帝分忧,卫老夫人虽然没有加分作用,但也不至于扣分。
看在这点上,李福熙不介意照顾她——等卫老夫人来求她是满有趣的,不过她知道卫东风肯定不会喜欢这样。他很古板,嫡母怎么样都是嫡母,不可以捉弄。
就这样,时序入冬。
听说南巢跟大瑞边界下起大雪,上回边界大雪是三十几年前了——南巢国的士兵都禁不起冷,反而中原国家大瑞很能适应,连续两次突袭得手,南巢死伤上千。
此讯六百里加级快报入京,皇帝面如死灰。
小雪时,卫东风退了十里地。
平安来告诉李福熙这消息,李福熙意外镇定——她有一种感觉,她的穿书生活现在才要开始。
是苦乐参半,是必须拿出力气跟勇气才能前进,是真正的人生。
早上问安时,卫老夫人照例一番废话,最后说:「有没有什么事情要说,没有就各自回房吧。」
李福熙往前一步,「婆婆,媳妇有事情要说。」
卫老夫人面对这公主庶媳,实在喜欢不起来。但老实说战事再起的这几个月,公主又确实把卫家照顾得很好,想到亲儿子亲孙子,卫老夫人觉得自己还是有点感谢她的。
「公主有事情就说吧,老太婆听着。」
李福熙知道卫老夫人说自己是老太婆无非就是想让她局促,但她听多了,也麻痹了。现在正事要紧,「婆婆,我们卫家人口太多了。卫娥,卫琳,卫梨,卫荷都是嫁人的年纪,反正最近无事,我们就把这四个姑娘嫁出去吧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