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九九 > 直至海枯石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白天 黑夜

第 3 页

 

  我赞道:“气色好极了。”

  “请坐,别客气。”

  我打量四周围,“真好,连报纸杂志都没有。”

  她笑,“许多人会嫌简陋。”

  “各人志趣不同,我却觉得一千件水晶玻璃摆设麻烦。”

  “自修,你我无异有许多相似之处。”

  我由衷说:“我真希望及你十分之一。”

  “太客气了。”

  “告诉我你的秘诀。”我的语气充满盼望。

  “我没有秘密。”

  “做人处世你一定有心得。”

  “你不要见笑,都是愚见。”

  我屏息恭听。

  “做人凡事要静;静静地来,静静地去,静静努力,静静收获,切忌喧哗。”

  “是,是,”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,“正应如此。”

  “你好象听懂了。”

  “我明白,我一直希望做到那样。”

  杏友姑妈笑起来,“说易做难可是?”

  “失意时要静最难,少不免牢骚抱怨,成功时静更难,人人喜夸口炫耀。”

  杏友姑妈微笑,“你爸说你很会做人。”

  我承认:“我不轻易叫人欺侮,可是我也不占人便宜。”

  “你的经济状况如何,告诉我,你拥有什么名贵的资产。”

  我笑,“我有一辆乎治厂制造的九排档爬山脚踏车。

  杳友姑妈当然知道我说些什么,“哗,你的收入不薄。”

  我微笑,“我生活相当舒适。”

  “从事文艺工作就不容易了。”

  “世上无论什么职业,都是靠才华换取酬劳,摘清楚这一点,也就懂得尽量争取。”

  杏友姑妈看看我,“你不像你爸,你爸是名士。”

  “他是标准书生。”

  “我爸也是。”

  “他做什么工作?”

  姑妈的思潮飞出去,回忆道:“他是教书先生。”

  这么巧,我跳起来,“同我爸一样。”

  “差远了,”姑妈叹气,“令尊有英国大学博士文凭,堂堂教授,近日又升做院长,家父在国内毕业,学历当年不获殖民政府承认,不过在一家所谓书院任教,待遇菲薄,地位低微。”

  “可是看,他的女儿是庄杏友。”

  “自修,你真懂得讨好长辈。”

  “告诉我关于爱情。”

  姑妈骇笑,“你想知道什么?”

  “一切,所有宇宙奥秘。”

  “我也还在摸索中。”

  “是吗,你不是已经御风而行?”

  “自修,你把我当神仙。”

  “人到中年,是否随心所欲,再无牵绊?”

  “笑话。”

  “不是吗,”我吃惊,“若不长智能,光长岁数,怎么对得起自己?”

  她靠到椅背上,“中年人也有憧憬。”

  “是什么?”我大大纳罕。

  “我还在等待事业另一次大突破,还有,”她停一停,“看到英俊的男人,我照样目不转睛。”

  我大笑冲口而出:“我也是!”

  姑妈摊摊手,“看,与你们一般幼稚。”

  “是这种欲望便我们维持青春吧。”

  “我想是,渴望不止,人亦不死。”

  我乐不可支,从来未普与一个人谈得这样高兴过。

  “你们执笔为生的人,听得最多的,大抵有两个问题。”

  “啊?”

  “一是我有个好故事,希望你可以把它写出来。”

  “对对,”我笑,“你怎么知道?”

  “二是该件事这里讲这里散,千万不要写出来。”

  我绝倒,她说得再好没有。

  “我请你来吃饭,也有个目的呢。”

  “是什么?”

  “你可有兴趣听听我的故事?”

  “求之不得。”

  “对你们这一代来说,可能十分沉闷。”

  “不要紧,我有一支还算灵活的秃笔。”

  “那就不是秃笔了。”

  我一直笑,也不算生花妙笔。

  “我在本市渡假,约有一个月时间,你得天天来陪我,听我说故事。”

  “一定来。”

  “每天上午九时到十一时,你可起得了床?”

  “放心,九时都日上三竿,我每朝七时起身跑步,风雨不改。”

  “好极了。”

  我告辞时说:“杏友姑妈,我不会辜负你的故事。”

  母亲知道了这个计划,惊问:“什么?”

  父亲在一旁说:“写故事,你没听清楚?”

  “大事不好。”

  “妈妈何故大惊小怪。”

  “自修,你不老是说,大厦每一个窗户里都有一个故事,写自家亲戚,会得罪人。”

  父亲说:“嗯,有道理。”

  母亲讲下去:“杏友姑妈的父亲是你诵亲叔公,怎么可以写到他家头上去?”

  “我可以把剧中人名字都换过。”

  母亲顿足道:“喏,左右不过是一本卖数十元的小书,将来书评人不外是一句“又一个俊男美女的爱情故事”,何苦得罪亲人。”

  这一番话伤了我的自尊心。

  原来,我的写作事业,在母亲大人眼中,不过是这么一回事。

  我不说什么,转过脸去与父亲谈了几句,翻翻他学生的功课,只见他仍然逐只字在改博士论文,不禁说:“爸,太辛苦了,不如叫他们重写。”

  谁知父亲大人笑道:“这是人家心血结晶,你以为是爱情小说?”

  我讪讪地告辞。

  为什么不发作?早已成年,凡事藏心中好些,何必对父母发脾气。

  我们这一行。彷佛武林中的邪教,总坛上祭看八个大字:入我门来,祸福莫怨,还有什么可说。

  回到公寓,发觉接待处代我收了一只包裹,拿到客厅拆开一看,顿时呆住。

  那是一座卫星电话,附着山口的说明:“修,不需电话线也可以通讯,请与手提电脑一起应用,把最新稿件传给我们,明。”

  我几乎感动,是“我们”两字出卖了他,山口仍然是为出版杜做事。

  我把电话放到一旁。

  真没猜到杏友姑妈会是一个说故事的高手。

  头三天,我们并没有说到戏肉,只是暖身,闲聊,培养感情,彼此熟络了再说。

  我们谈到孩子问题上。

  “喜欢孩子吗?”

  我答:“开始喜欢了,对于女性来说,那是原野的呼声,不受理性控制的遗传因子发作,心底渴望拥抱幼儿。”

  “你还有机会。”

  “我同其聪其锐的孩子厮混算了。”

  姑妈笑,“看得出你同他们亲厚。”

  “我有一女友,气质外貌没话说,一日打电话来求救,叫我载她母子到医院看急症,她抱着幼儿,披头散发,面无人色,似难民一般,没声价求医生救治,你知道是甚么病?不过是中耳发炎,烧到一O四度,为娘的已经失心疯,这是干其么?自尊荡然无存。”

  姑妈侧然。

  “况且,也很快就长大,重蹈我们的覆辙,浪废光阴,什么地做不出来。”

  姑妈家的食物却极不简约,我爱上了她做的一味意大利菜酿橄榄。

  先把油泡橄榄除核,酿进碎鸡肉,放入面粉打滚,过鸡蛋,再沾上面包慷,在滚油内炸至金黄。

  这样子吃下去会变胖子。

  我们又说到节食。

  “需长期压抑。”

  我喏咕笑,“三餐不继,家徒四壁。”

  “原来,努力半生,目标竟如此荒谬。”

  “为什么那样怕胖?”

  姑妈答:“人家问我,我一定说是健康问题,脂肪积聚,百病丛生,实际仍是为看外型,肥胖多难看。”

  对小辈这样坦白真不容易。

  “最大的忠告是什么?”

  “珍惜目前所有的人与事,时光飞逝,抓紧今日,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去想它。”

  是这样,她开始了她的故事。

  通常口述,有事走开的话,在录音机留言,让我带回家细听。

  我深信每一个人都拥有动人的故事,成功人士的过去更加吸引。

  在这个时候,我才后悔没有练好一枝笔。

  以下,是庄杏友的故事。

  第二章

  认识周星祥那一年,庄杏友十九岁,大学二年生。

  杏友有一双异常明亮的大眼睛,追求她的男生都说“像一只傍徨的小鹿似惹人怜爱”,她身段偏瘦,更显得秀丽。

  母亲经已去世好几年,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,好静。

  父亲随家人南下,学历不被承认,只得在一种私人专上学院里任教。待遇不算太好。

  他们一向住在中等住宅区的公寓里,地方还算宽敞,可惜到处堆满了庄老师的书,一些有用,大多数无用,但是都不舍得扔掉。

  被做生意的亲戚嗤之以鼻,“中文用不着学英文,英文用不着又学法文,庄郁培真正学贯中西,经济学专家偏偏不懂经济。”

  父亲一身绉绉的衬衫,绉绉的长裤,说也奇怪,杏友一直负责洗慰父亲的衣服,但无论怎样努力,一上身就稀绉。

  可是同事与学生都尊敬庄郁培老师,他与世无争,被人伤害,也从不还击,凡事顺其自然,做好本份,这样一个好好先生做起学术研究起来却势如猛虎。

  杏友记得,那是一个初夏。

  年轻的她来不及已换上短袖短裙。

  母亲遗下一架老式缝衣车,杏友喜欢亲手缝制衣服,节省得多,款式又新颖。

  她温习功课完毕,正在裁剪一件外套,电话铃响起来。

  “是庄府?”

  “是,找哪一位?”

  “庄郁培老师是否住清风街十四号地下?”

  “正是。”

  “我约了庄老师下午二时正,他会在家可是?”

 

上一章 下一章
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